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讯(记者 李洋 通讯员 李蕤 刘雅鸿)“请看大屏幕。”随着老师的话音落下,学生眼前浮现出一片璀璨星河——这不是科幻电影场景,而是北京警察学院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的授课“盛宴”。作为首都预备警官的摇篮,这所与共和国同龄的公安院校正以教育数字化为重要突破口,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《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》精神,把对党忠诚的红色基因编织进数字经纬。
学生用手机轻扫二维码,贵州山乡的蝶变图景便如画卷舒展;点击北京冬奥会会徽,延庆赛区的三维沙盘瞬间全景展现;佩戴3D眼镜徜徉“四史”课程虚拟展厅,沉浸式学习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、为民族谋复兴、为世界谋大同的生动实践史,深切理解了“公安姓党”是公安机关的根本政治属性。
学生佩戴3D眼镜徜徉“四史”课程虚拟展厅。北京警察学院供图
数字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感官刺激与情感共鸣中,完成了对使命担当的认知内化,读懂了何谓“强国有我”的薪火相传。“今天,我在数字长河触摸到了‘忠诚’的温度。”学警刘雅鸿说。
在这个科技感爆棚的思政教学中心,“忠诚、干净、担当”的使命信念借助可感可触的全息影像,熔铸于青春热血,迸发出绚丽的奋进之光。
“技术只是手段,不是目的,我们真正要培养的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。”教师肖鑫说。
工信部备案号:京ICP备05071141号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
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jyb.cn All Rights Reserved.